大腦,身為我們人體器官中最重要的部位,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指揮官。它透過發出神經訊號,經由脊椎和神經系統下達到各個對應的系統中,控制著我們的行為、思維乃至情感。然而,當大腦因各種原因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時,我們的身體就會因為神經訊號遲緩而顯得笨拙、呆滯,對外界的感官刺激反應不強烈,這些都會對生活造成不便。因此,保持大腦年輕有活力顯得格外重要。在探討如何保持大腦敏銳度之前,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是什麼導致了大腦的「遲鈍」。
一、影響大腦靈敏度的因素
1.年齡差距導致大腦敏銳度不同
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,小孩子的腦袋往往十分聰明。他們不僅能更快吸收新事物和知識,還能對身體有很高的掌控度,這些都是大腦敏銳的徵兆。相較之下,老年人的大腦則顯得不那麼敏銳,對外在的感官刺激下降,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也隨之減弱。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,年齡導致的大腦老化程度不一。青少年時期,大腦正處於發育生長階段,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斷提升,自然顯得年輕有活力。而到了老年之後,腦神經開始衰敗,神經訊號傳遞頻率下降,自然會顯得遲鈍、呆滯。
2.學習習慣的差異導致大腦敏銳度不同
有人可能會疑惑,不讀書就會變笨嗎?這句俗語不僅揭示了閱讀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,也表明了經常閱讀的人大腦會更加年輕。大腦的思考頻率與神經元數量和傳遞效率密切相關。在閱讀時,神經元快速工作,幫助我們記憶知識。經常閱讀可以鍛鍊神經元的工作能力,使大腦越學越聰明。反之,如果不學習,神經元的工作頻率會降低,當需要大腦運轉時,神經元就無法快速工作,無法快速傳導接收到的訊號,自然顯得反應遲鈍。
當然,影響大腦靈敏度的因素遠不止這些,例如心腦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體重、活動量、腦外傷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(如吸煙、大量飲酒、暴飲暴食、缺乏睡眠等)都會對大腦靈敏度產生影響。
二、大腦靈敏度差異對生活的影響
1.靈敏度差異影響學習
家長常常羨慕別人家的小孩能考高分,而自家小孩卻怎麼學不會。分數的高低其實不僅關乎努力程度,也與大腦是否「聰明」有很大關係。頭腦敏銳的孩子腦神經活躍,傳遞訊息效率高,能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知識且不易被遺忘。而大腦靈敏度低的孩子,即使在課堂上認真聽講,也會因為大腦反應慢、腦神經傳遞訊號弱等原因,顯得注意力無法集中或知識聽完就忘。
2.靈敏度差異影響癡呆症的發作
老年癡呆症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,這是由於身體器官衰老,大腦神經系統也開始老化導致的。然而,也有很多老人即使活到八、九十歲,依然耳聰目明、說話清晰有條理,從未產生過癡呆症狀。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年輕時大腦靈敏度的差異。如果年輕時就有意識地保護大腦,那麼老去時自然會因為更年輕的大腦而避免很多痛苦和疾病的發生。
三、如何才能擁有一個靈敏、年輕的大腦呢?三個方法教你
1.養成長期讀書學習的習慣
學習是大腦最好的運動方式,學習時我們的腦神經和皮質處於興奮狀態。這時候大腦正在快速運轉,用來吸收更多的知識。經常學習就可以經常鍛鍊腦神經,自然可以擁有年輕的大腦。
2.保持充足的營養攝入
大腦發育也需要很多的營養元素,如果你小時候有挑食、厭食等不良飲食習慣。頭腦得不到足夠的養分,那自然也不會有一個敏銳的大腦。
有助於大腦的食物包括:魚類、牛肉、牛奶、黃豆等含有高蛋白的食物。
3.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
心理的健康程度關乎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是否正常。如果你整天心情憂鬱煩躁,感覺生活中處處都是不開心,你的健康狀況就會受到影響。試問,沒有一個好的身體,你又怎麼會有健康的大腦呢?
大腦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深遠,不僅是小時候的學習成績,還是老了之後的生活質量,甚至工作中的表現,都與大腦息息相關。因此,我們應該重視大腦的健康,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、均衡的飲食、適量的運動、持續的學習以及積極的社交活動來維持大腦的敏銳度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更聰明、更健康的大腦,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。
Share:
大腦老化如何保養?保持大腦年輕的有效方法